2018远程异地物流代表企业排名企业1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2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3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4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5青岛日日顺物流有限公司6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7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8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9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10锦程国际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12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13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14山东物流集团有限公司15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16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7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18一汽物流有限公司19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云南能投物流有限公司21北京长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2广东省航运集团有限公司23远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4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25安得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中都物流有限公司27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28江苏宝通物流有限公司29湖南星沙物流有限公司30厦门国贸泰达物流有限公司31南京长江油运公司32上海交运股份有限公司33建发物流集团有限公司34振华物流集团有限公司35中国新兴交通物流总公司36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37上海安能聚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38新疆哈密广汇物流有限公司39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40宁波海运股份有限公司41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42深圳市华鹏飞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43江苏萬林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44林森物流集团有限公司45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46盛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47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48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49华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50东方海外物流(中国)有限公司2018《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
2018电商自建物流代表企业排名名称1京东2唯品会3苏宁易购4国美5亚马逊中国6易果生鲜7我买网8沱沱工社9洋码头10天天果园2018《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2018快递柜代表企业排名名称1日日顺乐家2中邮速递易3丰巢4富友收件宝5江苏云柜61号柜7格格货栈8邮宝9京东自提柜10近邻宝2018《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2018众包物流代表企业排名名称1新达达2人人快送3菜鸟裹裹4点我达5闪送6蜂鸟配送7美团众包8邻趣9UU跑腿10呼呼快送2018《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2018仓储物流代表企业排名企业1普洛斯2易商红木3嘉民4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5宝湾物流6宇培集团7厦门象屿8百利威9新地物流10发网2018《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2018仓储租赁服务平台排名企业1菜鸟物流市场2易代储3中仓网4物联云仓5租仓宝6大众迷你仓7好管家8仓宝在线9头等仓10美立方2018《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2018快递代表企业排名名称1顺丰速运2圆通速递3中通快递4邮政EMS5申通快递6韵达速递7德邦物流8百世快递9品骏快递10天天快递11宅急送12如风达13国通快递14全峰快递15速尔快递2018《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2018货运O2O代表企业排名名称1满邦集团258速运3货拉拉4壹米滴答5云鸟配送6罗计物流7美泰物流网8福佑卡车9路鲸10天地汇11卡行天下12叭叭速配13蓝犀牛14百川快线15百世优货2018《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韵达、顺丰、百世纷纷上市,京东正式成立物流子集团,顺丰投资7.4亿建设无人机总部基地,货车帮、运满满喜结良缘……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物流圈好不热闹。
如果将国家比作人,那么物流产业就像是人体体内的毛细血管,其庞大而又繁密的运输网络,连接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一寸土地。尤其近2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物流产业也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如果谈及物流的时候,各位脑海中仍然还只有单纯的运输二字,那么你对于物流的定义一定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如今的物流业,早已不是单纯的将货物从A运到B那么简单,而是集自动化、互联网化、数据化为一体的多维度立体商业运输模式,就像国家时常提及的工业4.0一样,现在的物流从业者们,也正在开拓着属于物流业的4.0时代。
自建物流or第三方合作,来自电商的不同抉择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7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累计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957.1亿元,同比增长24.7%。我国的快递行业已经达到了“日以亿计”的惊人水平!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来自于电子商务的盛行。
如果说十年前各大电商仍在关注各种2B、2C的商业模式,那么现如今,如何搭建完善的物流供应体系才是各大实力电商们所关心的重点所在。如何更好、更快地将手中订单交到每一位客户手中,已经成为所有电商共同面对的问题。经过多年摸索,目前已经形成以京东为代表的自营物流和以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两大模式。
众所周知,作为以B2C为主营业务的京东,其商品质量与服务到家的物流体系一直是京东引以为傲的两大核心优势。自2009年起,京东商城成立了圆迈快递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先后建成4个一级库房、15到20个二级库房和50个以上城市配送站,2011年又同时开工建设7个一级物流中心和25个二级物流中心。不同于许多半路出家的电商企业,自成立以来,自建物流就已经融入到京东的血液之中。通过十几年来的不断改进,京东最终形成了以自建物流配送为主、第三方物流为辅的物流体系,来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坐享其成”的购物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自建物流虽然具有高效、安全等特性,可以很好地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但其过大的建设、管理成本与风险问题并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得了,市面上失败的案例也不泛少数,对电商自身的规模与管理水平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不同于京东,阿里巴巴并没有自己建立一个庞大的物流体系,而是采用搭建物流平台的方式,凭借大数据和云计算,匹配最合适的物流公司。通过优化平台设施来进一步优化现有物流体系,来增加自己的物流优势。这样的运营模式无疑可以使电商更加专注核心业务。
但就目前而言,除了阿里菜鸟之外,鲜有其他电商拥有如此程度的整合能力。
另一方面,苏宁、国美等由传统零售转型电商的老牌企业凭借多年来线下所建立的供应链体系,在物流环节优势凸显;易果生鲜、沱沱工社等近年来十分火热的生鲜电商,在刚刚兴起的冷链物流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实无论是京东的以物流为本,还是阿里巴巴的海纳百川,亦或是苏宁、国美的线下反哺线上,如何结合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物流之路才是各大电商的上上之选。
登陆资本市场后,快递企业纷纷为下半场布局
2017年2月24日,“顺丰控股”正式登陆A股市场,此前甚少公开露面的顺丰创始人王卫现身深交所参加“敲钟”仪式。王卫敲响的,不仅仅是顺丰上市的证明,更是股民们心中的热情。气势如虹的增长走势在一天的疯狂过后最终使顺丰控股定格在55.21,一天200亿的增量,也让这位“快递小哥”参加的敲钟仪式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最具特色的一幕。
继“三通一达”后,顺丰这家快递企业的巨无霸也正式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加之近年来国家鼓励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向大型现代化公司发展的政策走向,如果说之前的快递市场仍然有些群雄并起的江湖气息,那么如今的快递产业,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下半场。
根据各大上市快递公司的募集资金使用专项报告,其重要用途主要集中于干线、中转中心、信息化、自动化升级、冷链和同城配送几个领域。虽然投资侧重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重资产的投入仍是其关注的重点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在私有云服务、分布式计算平台建设、异地灾备建设、超级地面平台、速运网络运营规划平台、智慧云仓、大营运体系平台、无人机、车联网、智慧物流、智慧地图等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投入尤其突出。在目前快递业产品、利润增长来源单一的现状下,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快递公司的运营效率与前瞻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综合供应链的服务基础。
虽然登陆资本市场为快递企业们提供了更加充实的资金保证,但上市绝非企业们的定心良药,尤其身处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中国市场。外有电商巨头的步步紧逼、内有同行之间的激烈斗争,只有开源节流,拓展新的业务模式才是各大快递公司寻求业绩增长的长远之计。
最后一公里的竞争
随着共享单车的盛行,“最后一公里”这一概念已经成为各大行业争相解决的热点问题,物流领域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由菜鸟网络牵头,面向社区和校园包裹,以代收、代寄为主营业务的菜鸟驿站,还是由顺丰、中通、申通等共同投资的丰巢快递柜,都在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最后一公里服务。
调查显示,43%的用户表示会担心上门签收个人信息不安全,且55%的用户表示家里没人,并不方便上门签收。代收以其取件时间灵活方便,安全私密、管理规范等优势而受用户青睐。
在各种代收模式中,店面代收和自提柜是当前主流的服务模式。其中,菜鸟驿站作为店面代收的代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而以各大社区、写字楼、学校为主要场景的智能快递柜则玩家众多,主要分为三类:以中邮速递易、丰巢为代表的物流系;以递易智能、富友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和以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电商系。
而其中,又以物流系势力最为壮大,竞争也最为激烈。尤其在去年中邮集团50%控股速递易,丰巢全资收购中集E栈之后,已经隐约形成两强争霸的局面,甚至引发出双方互断端口的“丰鸟之争”。
但无论物流系、三方平台,还是电商系,如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与人群的进一步整合细分,探索出独特优势并趋于完善仍然是各大平台努力前行的关键所在。
我是送快递的,但我只是个兼职
不少人一谈起快递员,一定逃不出快递小哥胸前那鲜明的企业logo。但众包物流的出现告诉人们:送快递,也可以兼职来做。
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短距离的即时物流投递之中,不同于收件、分拣、投递等多道环节的集散式运输,众包物流采用点到点的分散运输模式,做到了寄件人与收件人之间只相差一个快递小哥。正是这种独特的物流方式,将本应分配给快递员的配送任务经互联网平台转包给非专职人员来完成,既调动了社会闲置人力资源,也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实际应用场景之中,这种短途高效的运输模式深受各大电商追捧,并逐渐形成了电商与众包物流间相辅相成的融洽关系。相对于专职配送员,众包物流配送员的工作时间更自由,可以根据网上订单量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当订单产生波动,或订单在不同区域分布不均时,众包配送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京东到家与达达之间的结合就是最为典型的合作案例。
尽管在末端配送领域具有一些独特优势,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兼职模式所带来的不专业性,导致众包物流长期受到外界关于安全性、服务质量与行业监管等质疑。近年来,众包平台们也逐渐重视这一问题,纷纷推出“保价赔付”和配送员信用体系等机制来打消用户疑虑。去年6月,UU跑腿还推出专为商务快件投递精心打造的高端众包投递服务项目——“office专送服务”,通过精挑细选的“黑衣人”配送团队,真正做到了安全、快捷、高效。
作为同城物流服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包物流精彩纷呈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希望它在不断的发展、改进过程中,为广大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更加便捷、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货运O2O,车货匹配平台的繁荣与真实
顾名思义,车货匹配平台的最大特点就是使货运信息更加透明化,减少车货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成本浪费,用智能匹配的方式促成交易。自互联网O2O模式席卷全球以来,众多方便车主和货主匹配的信息平台蜂拥而起,成为物流行业的新态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车货匹配APP已经超过200家。多年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司机入驻,各平台地推、补贴等等竞争手段层出不穷,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电商领域的百团大战。
但烧钱所带来的虚假繁荣并非真正的市场需求,当资本退去,如何更好地建立服务对象的信任体系,保证司机的合法权益,为车货双方搭建一个真正信任、合理、有担当的服务平台才是长远之计。目前不少车货匹配平台纷纷涉足增值与汽车后市场服务,不失为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增量方向。
就在去年11月27日,长年征战的运满满与货车帮两大巨头宣布合并,也暗示着这场长达数年的货运之争即将走向下一阶段。对于车货平台的未来走向,我们仍旧寄予希望。
结语
远洋运输、仓储租赁、农村物流,中国的物流产业还有太多太多没有提及,如此庞杂繁复的物流产业,又岂是寥寥数语即可道明?但无论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车货匹配、还是相互抢夺的应用场景之争,亦或是电商与快递之间的纵横捭阖,无一不预示着一个朝气蓬勃的庞大市场。而这繁荣背后,更是中国经济蓬勃增长的强力证明。
《互联网周刊》每年都会选取各个领域优秀的物流企业,其中除却京东、顺丰这样的行业巨头,也不乏邻趣、仓宝在线这样的后起之秀。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正是这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物流企业们,支撑起了世界上最为庞杂、优秀的物流网络。
而我们每个人,既是这项伟大工程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