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服务企业100强序号名称1263企业通信235互联3阿里巴巴4安畅云5安久科技6奥飞数据7八爪网络8百度9宝德科技10比格云11畅捷通12超图软件13成都逸创14大易科技15东软16帆软软件17飞天诚信18风起亚洲19格畅科技20公瑾科技21广州亦云22国云科技23海云捷迅24杭州又拍云25互联港湾26华为27华云28基调网络29江苏风云30今目标31金蝶国际32金山33京东云34开创集团35科天视畅36快云科技37蓝汛38蓝云网络39浪潮40鹏博士41品高42七牛云43奇虎36044启迪国信45青藤云安全46全景赛斯47全时48容联易通49软通动力50上海斐讯51上海天云52上海有孚53上海兆民54世纪互联55首都在线56数人科技57搜狐58苏宁易购59腾讯60天润融通61天云软件62万企明道63网宿科技64网易65威立方66我知科技67沃丰时代68西部数据69犀思云70象云71销售易72新华三73星云融创74玄武无线75炫我科技76迅达云成77炎黄盈动78亦净网络79易成星光80易掌云峰81优帆科技82优刻得83铀尼信息84云宏信息85云雀科技86云思畅想87云途腾88云栈科技89云智慧90云中融信91赞奇科技92真云科技93中国电信94中国联通95中国移动96中科曙光97中联润通98中企通信99中软国际100中兴2018《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从云计算的概念提出,到今天已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十年间,云计算从初生,到成长,再到爆发,给IT业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十年间,从SaaS获得企业青睐,到IaaS得到行业巨人的加持,再到今天PaaS的蓄势待发,云计算市场群雄逐鹿,烽烟四起。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17.8亿美元,随着云计算产业垂直行业的纵深场景化,预计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2018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央政府倡导供给侧改革,推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信息化和数字化是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云计算和存储则是信息化、数字化的重要推动力,是数字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
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对于数字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017年,全国数字产业增长迅速,产业间增速分化,数字化发展呈现出比往年更大差异。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延续了去年的高速增长势头,而商业服务、交通物流增长放缓。数字产业指数分布有明显区域辐射特点,中心城市周边城市的产业指数数值普遍高于非周边城市。
云计算的理念就是以“服务”为核心,最终达到一切IT资源都是服务的效果。云计算的下一代风潮,应该是能够满足企业需求,云计算的未来,是要能够给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落地的解决方案。
云计算市场持续高速发展,需要加速落地助力数字产业。
2018年的云计算市场加紧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海外势头猛烈。
云服务商们丝毫不敢怠慢。3月中旬一到,云服务商数据中心开放的消息就密集传来。
3月15日,阿里云宣布,其在印度尼西亚的首个数据中心开始运营,早在2017年12月,阿里云就宣布正式进入印度,发力印尼市场。对于亚马逊AWS、微软Azure都在抢先布局的中东地区,阿里云也与去年宣布将在迪拜建设第二个数据中心。
不久前,华为宣布香港数据中心开服,该数据中心将辐射亚太地区,另外披露将于近期开放俄罗斯节点,加紧推进欧洲市场的数据中心建设。
近日,金山云宣布俄罗斯数据中心开启内测,地点位于首都莫斯科城内。计划内的数据中心将首先考虑建设在美西、美东、以及印度地区,未来1年将建设数据中心数量达12个。
纵览主流云服务商的全球数据中心布局,云上必争之地基本上集中在经济较集中的10大版块:美西、美东、西欧、东欧、中东、东南亚、东亚、澳洲、南非、南美。中国云服务商的海外版图拓展之路大都以中国为中心,再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向东南亚、印尼或先行占领美西、美东等地扩展,处于东欧的莫斯科成为近来云服务商数据中心布局要地。
企业监管如何开展?进入2017年后,随着创新改革的持续深化,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效果已经开始出现。中国经济正在释放越来越多的新增长点,一些新领域、新产业也正在不断崛起。 2017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同时,李克强总理也特别强调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发展契机,一方面云计算促进了网络基础设施的更新,另一方面,云计算需要“安全和可信”的服务提供商,为此运营商切入云计算市场,以安全可靠和海量计算存储为基础,以数字超市模式整合业界内容和应用,形成新的业务和体验,给客户提供新的价值,同时充分发挥运营商的网络。
众所周知,大数据时代“催生”一批云计算服务企业,而目前各云计算服务企业需“持证上岗”,获得可信云等云计算评估认证。据了解,2015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指出“为促进中国云计算创新发展,积极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云计算服务质量、可信度和网络安全等评估测评工作,逐步建立云计算信任体系。”
云计算可以彻底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但同时也要重视安全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为人类进步做贡献,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提升。
2020年,通过物联网联网的设备将达260亿台信息时代,数据安全永远不容忽视。
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产物,大数据,则是企业和互联网用户之间产生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统称。因为大数据内容广泛,无所不渗,大数据包含着客户的喜好和购买打算、甚至一些非常详细的个人讯息等非常重要的资讯,因此,大数据便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机构的重视。
云计算服务除了提供计算服务外,还必然提供了存储服务。但是云计算服务当前垄断在私人机构(企业)手中,而他们仅仅能够提供商业信用。对于政府机构、商业机构(特别像银行这样持有敏感数据的商业机构)对于选择云计算服务应保持足够的警惕。一旦商业用户大规模使用私人机构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无论其技术优势有多强,都不可避免地让这些私人机构以“数据信息”的重要性挟制整个社会。
对于信息社会而言,“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云计算中的数据对于数据所有者以外的其他用户云计算用户是保密的,但是对于提供云计算的商业机构而言确实毫无秘密可言。所有这些潜在的危险,是商业机构和政府机构选择云计算服务、特别是国外机构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加速到来,云的价值还有待继续挖掘。未来计算功能可能将完全由云端承载,终端则简化为不同的接受屏幕。不过,云计算市场的未来前景再好。如果没有安全,‘云’没有任何生命力。
只有在云计算平台安全搭建的策略下,有了数据保护的一套总体流程和方法,作为个人用户、企业机构,才能够更放心的加入云计算的平台。而服务商,作为信息时代数据的领跑者,更应该把平台安全搭建和保护措施放在第一位,只有大环境安全了,时代才能发展得开。伟大的云计算企业,是因为有伟大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