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案是指 高通公司的反垄断案件,具体涉及以下方面:

案件背景

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启动对高通公司的反垄断调查。

2015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高通公司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要求免费反许可、对过期专利收费、搭售以及在芯片销售中附加不合理条件等违法行为,并决定对其处以60.88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主要争议点

“高通税”:手机生产商必须缴纳标准授权费才能取得CDMA手机开发授权,费用包括芯片费用和6%的专利使用费,以及不定期的芯片升级授权费。

反向专利授权:想要和高通合作的厂商必须将自有专利免费同步授予高通,高通则将所有相关专利进行整合并免费反授予这些厂商,形成专利共享池。

处罚与整改

高通公司接受处罚,并在规定时间内缴纳了罚款。

高通公司还承诺实施一揽子整改措施,以遵守中国的反垄断法和相关法规。

影响与意义

高通案是中国反垄断执法的重要案例,展示了中国在规制标准必要专利滥用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该案件也体现了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在互动中的冲突与协调,为未来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结:

高通案是一起涉及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违反中国反垄断法的行为。经过15个月的调查,国家发改委最终对高通公司处以巨额罚款,并要求其实施整改措施。该案件不仅对中国反垄断执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通讯专利和芯片研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